期刊封面

铜仁:税惠“春风”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公司近年来能取得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各路‘好风'的助力,其中最温暖的,就是税惠政策的‘春风'。”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华超笑着说。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享受着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税务干部非常热心,主动沟通、主动服务,让人十分感动。”张华超坦言,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好服务,公司克服了技术不足、产能不足、成本高昂等困难,建成了“锰资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在生产力达到年产电解二氧化锰1.65万吨、硫酸锰3万吨、电解金属锰3万吨的同时,还实现了废水、废渣零排放,真正做到绿色发展,“2021年我们的营收达到1亿多,但2022年1-7月营收就达到了1.4亿。有税惠政策的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张华超信心十足地说。
税务干部实地为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讲解最新留抵退税政策。 王浩摄
从一家没有名气的新创企业,到铜仁市创新10佳企业,再到国家“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路上的每一步,都有税惠政策的支持。
恰逢国家刚刚推出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税务人员针对该公司的情况,重点解读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讲解、手把手辅导,确保公司财务人员听得懂、会操作。
同样在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在税惠政策的助力下“乘风破浪”。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税务干部了解后,及时辅导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杨胜标算了算,近3年来,公司享受的各项税惠红利加起来超过了2500万元,“有税收优惠政策为我们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提供助力,我们发展得又快又稳,2021年的营收相比2020年增长了近90%!”
税务干部“手把手”辅导纳税人纳税申报。 王浩摄
据了解,铜仁市税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纳税服务工作,通过税企互动平台、微信、电话等渠道与纳税人保持常态沟通。主管税务机关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了解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面临困境后,该局立刻组织业务骨干,上门开展纳税服务。
“我们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惠政策,通过制作台账、整理政策文件等举措,在前期先统计好辖区内适用各项政策的企业名单,再针对性开展宣传辅导。”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收入核算股一级行政执法员王旖介绍道,该局现已构建起“清单式+台账化”精细辅导、“广覆盖+准定位”精准宣传、“简洁办+专人跟”精简流程、“骨干审+团队核”精确审核的“四精”全链条服务模式,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务实高效地为企业纾困解难。
公司生产的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作为中高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基础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2022年4月,因下游企业生产情况波动,公司产品销售困难,导致库存积压、资金紧张。
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大龙经济开发区,以电解二氧化锰、硫酸锰、电解金属锰等锰精深加工系列产品、新能源材料开发为主要业务,是目前国内首家集热电联产、多个锰系产品生产开发为一体的国有企业,也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开发锰资源系列产品的国有企业。
在税惠“春风”的滋养下,大龙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大龙开发区在已有的红星锰业、红星电子、汇成新材料、贵州能矿锰业、中伟新材料等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建成格瑞特、百思特、江苏北新等上下游产业链及补链型企业,形成了具备稳定的镍、钴、锰资源供应、锂电池成品生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体系。1-7月,园区完成总产值232亿元,工业总产值149.8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140.12亿元,同比增长53.77%,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产值119.78,占1-7月规上总产值的85.48%,同比增长79.4%。
作为“一核两区”之一,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依托锰系产业发展优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首要工程,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为主导,打造了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税务干部辅导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 王浩摄
近年来,贵州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风口”机遇,围绕构建“一核两区”产业格局,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文章来源:《材料工程》 网址: http://www.clgczzs.cn/zonghexinwen/2022/090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