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四部门:培育5个以上世界级原材料制造业集群!
开展高端钢铁材料、半导体材料、光伏封装材料、天然纤维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和电弧炉炼钢等新工艺标准制定,完善覆盖材料研发、生产、应用、服役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以及消费者关注的标准体系。
原材料品牌建设工程方面,《方案》提出,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国际知名度高的龙头原材料企业品牌,扶持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品牌。同时,鼓励云南铝产业、新疆硅产业、陕西镁产业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原材料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
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明确,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围绕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升级改造。加强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等高品质绿色低碳材料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全氧富氧燃烧、膜分离、直接空气等碳捕捉技术,扩大低碳、零碳产品供给。
营造品牌良好氛围方面,《方案》指出,要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社会影响力。并推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同时,持续完善钢铁、有色、建材、稀土等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运行机制,推进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建设。围绕原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低碳技术验证平台。
日前,在工信部“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主体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体系优势愈加明显,拥有10个大类、34个中类、118个小类,多达15万余种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关键材料不断突破,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45家原材料企业入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7家化工企业入围全球化工50强。
《方案》指出,优化传统品种结构,围绕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优势原材料品种,加快淘汰低端、性能重叠的类似牌号,提升传统产品供给档次和水平。
实施关键基础材料提升行动
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原材料工业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开发利用和交换共享,构建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形成一批专用工业软件。加强原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创造和储备,支持开展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
《方案》明确,充分利用多种政策支持原材料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通过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
在原材料领域培育
同时,加快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引导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构建绿色产品供应链体系,创造和拉动绿色消费。
《方案》还明确,要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品牌人才培训服务机构,搭建专业品牌创新成果交流服务平台。加大地方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力度,加强原材料工业商标品牌培育帮扶指导。
新材料产品方面,支持鼓励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高性能特种钢、可降解生物材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石墨烯、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
绿色低碳产品方面,支持鼓励高性能保温材料、特殊催化剂及助剂、固碳矿物材料、全固废免烧新型胶凝材料、生物基材料、绿色轮胎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方案》还指出,要优化质量技术基础,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和引领质量提升的标准体系。加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原材料工业标准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加强测量设备确认、测量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
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方案》要求,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和人才梯队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紧密结合,形成一批带动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开展相关研发和验证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
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
文章来源:《材料工程》 网址: http://www.clgczzs.cn/zonghexinwen/2022/0918/821.html